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结束了,但每个姐姐乘风破浪的生活还在继续着。
有的人选择回归她热爱的片场,有的人获得了能实现梦想的机会,有的人则庆幸于自己当初的勇敢,在这个年纪能够迈出这一步……郑希怡属于后者。
在她39岁的这一年,这位已经回归家庭多年的“姐姐”,为了能够成为女儿的榜样,重新回到了她熟悉的舞台上。
参加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,郑希怡出场一个“点头杀”让人印象深刻。
几个月下来,她不曾后悔,甚至这个以“点头杀”霸气登场而蹿上热搜的女人还意外收获到了一份友谊。而眼前这群30+、40+、50+的姐姐们,也让她终于意识到,曾经那些她以为的“恐惧”,其实根本不值得去在意。
郑希怡
和宁静的友谊,起始于宿舍门口
“几个女生在一起好吵。”脑中回想起一群姐姐在一起的画面,郑希怡不自觉地吐出一句。
在参加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之前,她怎么也没想到,自己会在这里收获友谊,比如宁静。“我相信我俩参加这个节目的目的,都不是为了交朋友。”
“姐姐”之前,郑希怡也看过宁静参加其他综艺,“就觉得她很犀利,得罪她会被她怼得很厉害。”所以最开始郑希怡也没太敢跟宁静说话。
真正击中郑希怡的是第一期分组公演,宁静、阿朵、袁咏琳一同表演《兰花草》,她震撼于宁静的舞台感染力,尤其是当宁静喊话时:如果自己组任何一个人淘汰,她就跟着一起走。她突然意识到,眼前的这个女人太帅了。“而且她还不是职业歌手,在舞台上却很有气场,能压得住,所以下一次分组我主动选了她。”
二公演出,郑希怡和宁静、郁可唯一组。
二次公演后再次分组,郑希怡又一次选择宁静时,宁静却没有选她,这让郑希怡心情瞬间低落。庆功的时候,她也没多待就回房间了。“我觉得我俩友情真正的开始,就是大家看到的宿舍门口那一幕。”宁静主动找到郑希怡,告诉她自己为什么没有选她,“其实,她不需要向我解释什么,但她还是来找了我,这种感觉特别好,我觉得大家就应该这样敞开心扉去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。”正是这次谈话,让她知道原来自己珍惜宁静的同时,宁静也在顾虑她的感受,这也是她们友情真正开始的起点。“如果没有那次交心,我俩后面未必会有多么大的交集。”
实力不是靠说的,靠别人去发现
郑希怡说,参加“姐姐”她是鼓足勇气才下定决心的,第一次的个人表演环节,“我上台的时候是憋着一股气的,因为真的等了很久。”她不否认那一次的紧张,但是得益于多年的舞台经验,“所以也还好”。到了后面第一次分组表演《得不到的爱情》时,她已经开始享受这个舞台了。
郑希怡喜欢舞台。
前几年,她把更多生活的重心放在了家庭上,如今重回舞台,让她又找回了以前的热情。她也希望,几年后回想起这段时光,对自己是抱着欣赏的眼光,“如果因为怕比赛、怕淘汰,我会觉得自己好怂。”她对自己一直有个“坎儿”——那个所谓的“坎儿”是她对自己的认可,“别人对我的认可,没有我对自己的认可那么重要。人生啊,你要面对的还是你自己。”
问她在台上和节目里有没有什么遗憾?她毫不犹豫地说:“没有,我想做的都做了,譬如打碟、打鼓、唱跳,所以对我来说是无憾的。”
节目中,郑希怡尝试了打碟、打鼓。
比赛结束后,别的姐姐都是齐刷刷的长篇“小作文”,郑希怡却鲜少在社交平台发表言论。“其他姐姐可能要说的比较详细吧,我觉得我也说不了那么多,就简单一点吧,懂我的就懂吧。”
这种“有什么说什么”的性格,不免让人担心“在娱乐圈会不会吃亏?”她立刻点点头,“确实是很吃亏的。娱乐圈竞争激烈,需要表现自己,但你有实力,不是你去告诉别人你有实力,而是让别人发现你有实力。‘若干年后,大家觉得她还是挺有实力的’,我喜欢听这样的话。总比一个人一直说自己有实力,但我一看觉得就只是还好而已,强得多。”
她感慨着,可能是因为从小家人给的教育就是这样,所以自己一直都是这种做事态度和风格。虽然会吃亏,但是改不了、也不想改。因为只有保持自己的个性能让她觉得舒服,“不要委屈自己,长久下来,我觉得还是好的。”
【人生事】
连轴拍了三个月,从此爱上表演
2002年,郑希怡以歌手身份在香港出道。她至今还记得出道的头两年,很忙,基本每天都在跑不同的通告。
第二年她就接到了拍摄电影《冲锋陷阵》的工作,林超贤执导,郭富城、陈奕迅主演。“那时,很多东西都是一边做一边学的。而且当时能和这么多的前辈演员合作,是非常难得的机会。”
《冲锋陷阵》剧照
再后来,她开始陆续接戏,包括谢霆锋、张卫健版的《小鱼儿与花无缺》、电影《长恨歌》《战·鼓》等。她说,在香港,很难做一个纯粹的歌手,都是“全能”,一边发唱片、一边拍戏。
直到2008年播出的TVB剧《秀才爱上兵》,那是郑希怡第一次在三个月里只做了这一件工作。因为是女主角,所以三个月中,郑希怡每天都有拍摄工作,至少18个小时以上。
她清楚地记得,某一天清晨七点收工后,她回家只有洗个澡的时间,就要回到片场继续拍戏,“但我还是选择了回家,我想看一下我的那张床,它会让我觉得我回过家了”。为了开车的时候能够保持清醒,郑希怡一边开车,一边打自己巴掌,直到上下眼皮不再打架。
《秀才爱上兵》中与马浚伟合作。
《秀才爱上兵》也成为郑希怡最喜欢的一部作品,除了角色性格和她本人很像,让她演得过瘾外,尝试动作戏也让她学到了很多。“我记得有好几天,我的下巴上都有一大块的淤青,是有场扔碗的戏,刚好扔到我下巴上,当时就肿了。但是我不能停不能休息,因为我是女主角,我停了剧组就得停工,我每天都会涂很厚的遮瑕膏,然后继续拍。”
也正是因为非常专心地做这一件事,让郑希怡发现自己爱上了表演,“我真的是很爱挑战自己,闲不下来,你知道吗?”郑希怡笑着说。
北上内地发展,还要感谢谢霆锋
郑希怡觉得,刚出道那几年自己特别火,她开车打开电台,听到里面放着自己的歌,那种兴奋感前所未有。有很多歌迷来追车,无论参加什么活动,都会有人在那里等她,给她加油。可过了几年,追车的人越来越少,开演唱会的频次也不再那么密集,以前一年发两三张唱片,后来一年发一张,最后一年一张也发不了。“很多事,是能感受得到的。”
不止一次,她怀疑过,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这一行,“有时候就想,不如去做生意吧。”
2009年前后,郑希怡的嗓子突然开始变得有些沙哑,公司同事建议她要不就专心去拍戏吧。翌年,郑希怡北上。那一年她在内地拍了三部戏,很快就适应了内地的工作环境,因为出生于上海,所以她对内地并不陌生,也不存在很多香港艺人一直克服不了的语言难关。“演员本身也要经常去不同的地方,不同的环境,我的适应能力还是很强的。”
不过,下定来内地发展的决心,郑希怡说,还要感谢谢霆锋。“其实在香港那几年,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身边的这些朋友和闺蜜,我们很多人都是从没出道的时候就认识了。”
谢霆锋论辈分算是郑希怡的师兄,有次俩人刚好一起工作,谢霆锋就建议她不如到内地发展,因为内地的市场大,郑希怡想了想,也想尝试一下自己更多的可能性。
其实到现在,郑希怡也经常会请教谢霆锋一些工作上的问题,包括这次参加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,“他给了我很多国外表演的资料看,还有做DJ,他都会很认真地给我意见。”
总教女儿要勇敢,自己得先勇敢
2012年,郑希怡意外受伤。生死,带给她的最大改变就是愿意相信和尝试婚姻。“以前我从没想过我会结婚,我一直都说自己是不婚主义者。”但是经历了那次意外,她和当时的男朋友都有所改变,婚姻成了他们选择珍惜对方的最好方式。
这对郑希怡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收获,因为没有结婚,她就不会有女儿。
婚后第二年,郑希怡怀孕了,但女儿出生后身体不是特别好,郑希怡觉得自己必须要陪着女儿。慢慢地,她发现孩子的成长真的是太快了,“我不想因为工作离开她三个月后,发现她突然之间会走路了,突然之间会说话了,这些我都不想错过。”
郑希怡经常在社交媒体上晒她与女儿的日常。
于是,之后的那几年,郑希怡选择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家庭上。不过,她依然是个闲不住的妈妈,在孩子还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,她就认清了,自己是做不了全职妈妈的。她决定把多年来的想法变现——做点生意,她经营起了自己的服装品牌。“结果我发现,当老板太操心了,还是做演员纯粹。”
今年年初,郑希怡参演的电视剧《法证先锋4》播出,随后她又出现在了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的舞台上,2020年可以说是她正式复出的一年。“孩子也大了,她现在上学,我不用一定陪在身边,而且我一直教她要勇敢,我觉得我要自己先勇敢起来,做给她看。”
《法证先锋4》剧照
她说,女儿一直都有看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,“我在家练习唱歌,她都会跟我一起唱,还会在家一起打碟。她也喜欢我做的事情,我在节目里的那些歌,她都看过无数遍,还会发给她的同学。”
如今问女儿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,她会说:妈妈。
任性,要付出“代价”的
这些年,郑希怡一直没怎么在公众面前露面,但她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生活状态,每周坚持两到三天的运动,打打泰拳,再到健身房练习器械。
郑希怡始终保持着健身的好习惯。
“我怀孕的时候太胖了,比现在胖40斤,那是我人生的巅峰,但是我心甘情愿。”她想给自己找一个借口,好好的胖一次,乱吃,想试一下自己到底可以多胖。当时她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很担心,因为郑希怡已经到了临近孕期糖尿病的边缘,“但是我说我要做自己,怀孕已经很辛苦了,我要做我想做的事情。”
这些年,郑希怡的好朋友一直都陪在她的身边(郑希怡、容祖儿、应采儿和郑希怡女儿)。
当然,郑希怡也为自己当时的“任性”付出了“代价”,“生完孩子我真的减了很久,大概半年时间才恢复身材。”
40岁,就不能再装少女了
“40岁,是一个新的阶段,开始不想过生日了。”
郑希怡1981年生人,明年她即将步入40岁的门槛。她说,她有个朋友从40岁开始就倒着过生日,“39、38、37……这样。”
人生第一次面对焦虑,是在郑希怡30岁生日的那一天,她以为,第二次会出现在40岁。“到了40岁,就真的不能再装少女了。我不是说我装,只是觉得女人到了40岁应该学会面对自己,这之后将是一段成熟的旅行。”
郑希怡
这也是她为什么选择在39岁重新出发的原因,“起码现在还有勇气,有体力,想做就要去做。”她庆幸自己鼓起勇气参加了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。“我在这里,看到那些30+、40+,甚至50+的女艺人都特别优秀,在她们身上我没看到我害怕的那些岁月的痕迹。”这让她意识到,年纪对于女人来说好像没有她想象中那么值得去焦虑,人生其实一样可以很精彩。
免责声明:
中国网娱乐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。
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